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限制、监督了皇权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据《汉官六种·汉官旧仪》记载:“其帅意尽心,以补朕缺,使九卿、群大夫,百官慎哉!有郡国茂才不显者言上,残民贪污烦扰之吏,百姓所苦,务勿任用。方察不称者也。”在当时,以此为主要职责的官员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尚书令
《说文解字》:“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也’”。据此推断
A.早期郡县为诸侯国君封地
B.西周的分封制已萌发了郡县制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早期郡县与秦朝以来有本质不同
电视剧《芈月传》开播以来,屡创收视新高。它讲述了战国时期,楚国公主芈月作为滕妾远嫁秦国,历经艰险,最后扶持儿子登基为王的故事。下列剧情明显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A.楚威后因占卜龟甲上出现“否”字而放弃让芈月陪葬
B.嫡长子芈槐即位,是为楚怀王,佩戴12垂旒冕冠(注:礼制规定天子垂12旒)
C.秦惠王任命张仪为相,位居百官之首
D.芈月请求秦王分封其儿子赢稷到巴蜀之地
春秋时期,周王仍为大多数诸侯国所承认和拥戴,一些强国霸主便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拉拢中原地区的国家。为区别并排斥后起的王,周王被尊称为“天王”。这些现象表明
A.分封制尚未开始瓦解
B.“尊王攘夷”成为历史主流
C.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
D.宗法观念渗透到政治生活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侧示意图)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