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本是唐代尚书省六部下面的官名。宋代,由于户部、盐铁、度支三个司掌握全国财政,此三司的地位提高。王荆公为神宗相,提出,把三个衙门重新组织起来,统一到新设立的衙门“制置三司条例司”。司马温公对此极表反对,他说,财政该由三司管,三司失职,可以换人,不该让两府侵其事。上述材料表明:
①神宗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
②王荆公试图加强相权
③王荆公是改革派,司马温公是保守派
④王荆公主张改制,司马温公强调人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
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