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的这些著作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是
A.a处:“焚书坑儒”的压制
B.b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C.c处:受佛教道教的冲击
D.d处: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解释的是
A.孟子的仁政思想
B.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C.“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不同”。这一主张
A.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
B.反对“天理”是世界本原思想主张
C.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