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

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类似的事情在宋代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

B.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

C.分化事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皇权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以及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均是在强调皇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文官政治制约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期,选项A自身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分化事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强调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而只是强调皇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文官政治制约,宋代的相权也是不断削弱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制度 【名师点睛】当今历史试题的选材很多是学生平时所从未接触过的,但无论怎样选材其实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们的本来“身影”。因此,做此类试题时可以采取回归教材法,即根据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及其发生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准确定位所考查的点是做对此类试题的关键所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统一后,“废,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查看答案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查看答案

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神权统治

B.家国同构

C.等级森严

D.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材料三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摘编

材料四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六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政体?

2材料二所示是什么政体?体现了什么原则?分析美国这一政体与材料一所述政体的主要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三、四比较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两国议会和国家元首权力的异同。

4材料四中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海峡两岸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或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中国近代史参考》

材料三

 

材料四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1924年1月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

1有些全国政协委员提议把2011年全国纪念辛亥革命活动定在武汉举行,也有许多人主张在南京举行。你支持哪一方?简要说出理由。

2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3导致材料四中“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改变革命屡败的局面,孙中山在理论和政治上有和重大创新或举措?

4近几年来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都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你认为当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山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