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使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另一些人想在社会之外,找到属于个人的内心平静。下列属于“另一些人”的主张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天下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A.社会分化加剧
B.礼崩乐坏统治失序
C.民本思想盛行
D.诸子学说注重实用
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A.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B.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很显然的,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此举殆无异于切断华北之首脑──平津;这末一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8)
材料三
亲爱的英缅印各邦人士暨侨胞:中国艰苦奋斗,五年于兹,其目的在于粉碎暴日侵略迷梦,期谋世界和平;当此敌寇回光返照之日,又将魔手伸入南太平洋各友邦之领土,企图危害缅印安全。此次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全在协助友邦。消灭民主国家公敌──日本强盗,争取人类正义,世界和平。
——《中国远征军第一长官司令部文告》(1942.3.12)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发动的军事侵略事件,并分析其发动的原因。
2.归纳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来论证该观点。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目的,并据此分析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