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

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噎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材料二

在家训形式上此期(晚晴)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另外,并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

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科举)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不得照搬照抄原文)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2)有学者认为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据材料二,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此观点加以论证。

 

(1)思想: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为官切勿贪腐;重视耕读传家。 影响因素:专制统治;科举制度;小农经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 (2)形式上革新:晚清主要以家书为形式,不以传统的专著或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形式出现。 内容上革新: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八股取士;重视工商业发展;具有爱国救亡意识或关注世界。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准确归因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涉及到两个小问,本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的从图表中归纳、概括,依次展开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的“影响因素”,考查比较广泛,即家训所处时代大背景,涉及到政治、经济、传统思想文化等的影响。围绕以上维度,结合相关史实,展开表述。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兼顾考查学生历史素养,史法——论证说明。题干已经明确,即论证家训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两个方面的革新。因此,根据材料二相关信息,诸如“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等,归纳、概括,把握住晚清时期家训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变化,结合材料二相关史实展开论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考点:中国民族文化遗产·家训·家训的变迁及影响因素;历史素养·史学理论与研究·史法·论证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思想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

 

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材料二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怎样发展了人文主义的?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韩非子》

材料二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在甲午前,他写了一篇《孔子改制考》。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正因为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完论是老店,是冒牌一一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1)概述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如何评价黄宗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思想“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比较康有为、胡适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态度。据此谈谈当今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据此可知,陆定一强调的是

A.科学界应贯彻“双百"方针

B.自然科学应自由发展

C.思想界不存在“阶级斗争"

D.政府不干预科学研究

 

查看答案

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

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

 

查看答案

现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先后打破“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所有制崇拜”。每一次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下列与打破“计划经济崇拜”相关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