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二
材料三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为顺应潮流,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3.材料三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剧烈,思想界对中西学态度也不尽相同,各种社会思潮应运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一定标准将上述材料分类,并任选一类结合中国近现代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说明:】1.分类时用材料序号表示并指出分类依据;2.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韩非)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对比,相同的主张是什么?适应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2.材料二比材料一又有哪些重要发展,其积极意义何在?
3.黄宗羲对中国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这种设计的历史缺陷何在?造成这种缺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止和取消。这次院系调整
A.建立了科学的高校专业体系
B.为配合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为适应建国初的工业化需求
D.推动了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
A.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B.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
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