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孔子
A.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言传身教的教育原则
D.培养君子的教育目标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较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其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A.道家学派
B.道教
C.理学
D.佛教禅宗
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流派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天演论》
材料二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载《新青年》第5卷第1号)
材料三
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主张只有一个——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载《新青年》第7卷第1号)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维新派论“变”的两个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2)概括指出材料二对“新”“旧”问题的看法.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观点有何不同?陈独秀和胡适的观点在当时各有何可取之处
(4)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