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郭沫若说:“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或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万...

郭沫若:“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或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万邦。”这说明

A宗法制使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中国古代社会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C.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国家

D.个宗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或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万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受宗法制的影响,有家国同构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使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而且宗法制有利于共同的民族心理的形成,故A排除。中国古代真正的国家,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一个宗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家国同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货币金融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即计亩征银……无论是国家税收,军饷官俸,京库岁需还是民间借贷等都是用白银,白银成为唯一具有充分货币职能的货币。但是,历来国内来纳银两皆不多。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在欧洲,其金银比价完全相反。这种悬殊的金银差价,使外国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更为有利可图,因而大量流入中国。正是由于此时大量外银流入国内,非常及时地补充了国内白银的供给,缓解了银荒。

——摘编自《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白银货币化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罗斯福的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这和我们现在人民币升值的意义是一样的,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而在国内则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所福放弃金本位的背景。当时中国“意外”受到伤害,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集中钞票发行权。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规定法币不能兑现。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主要国家对于法币改革采取支持的态度。而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摘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主要意义。

材料四

1821年,英国立法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规定每英镑含7.32238克纯金,英镑与其他国家纸币或铸币按各自含金量自由兑换,世界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进入了“英镑世纪”,在经历了一战、30年代大危机和二战后,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一一摘编自彼得·马丁《资本战争》

4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前期中国银本位制度与英国金本位制度衰落的共同因素,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发展的新变化。

 

查看答案

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从人治到法治体现了社会不断前进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摘编自《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在制度建设上有哪些举措?结合秦朝中央官制,你如何理解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自由。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是从什么角度建构国家政权的?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材料三

 

——选自白海军著作《2049——相信中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外部影响、探索阶级、改革内容等方面分析近现代我国政治文明演变的特点。

 

查看答案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查看答案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下列有关其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劫富济贫”,激化了社会矛盾

B.“削峰填谷”,缩小了贫富差距

C.“惩勤助懒”,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D.“扶危济困”,扩大了社会消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