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研究发现,18世纪早期,许多启蒙思想家因为作品而遭到囚禁,大多数人的作品都受到过政府审构,而1770年以后,许多人都接受政府津贴,并能控制所建立的思想团体。这表明
A.王权统治有利于启蒙思想传播
B.启蒙思想深刻改变了欧洲人的观念
C.启蒙思想家被专制政府所收买
D.启蒙思想未过分强调反对封建王权
卢梭认为:“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他提出的“结合的形式”实际上是
A.通过投票来表达公共意志
B.对现存制度进行道德改造
C.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契约
D.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
晚年的柏拉图在《法律篇》一书中写道:“我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真、善、美的,但是我看到的人都是追求贪欲的……因而在我们没有追求到真、善、美之前,我们不得不追求法治。”柏拉图意在说明
A.法制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
B.将人的本性定义为美德会导致城邦危机
C.理想政治是符合人类本性的政治
D.重视法治的根本目的在于完成人的本性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里说:孙中山思想早期倾向于卢梭、林肯等人,1913年以后,思想转变,甚至对卢梭的天赋人权也大加诟病;论调无形中与列宁的(武力统一)已渐趋一致。这反映出
A.人的思想会随着时代变化
B.三民主义理论得到了发展
C.中国尚不具备民主法治的条件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
顾炎武曾批评说,“夫百余年以来,为之学者,往往空言心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作者的主旨在于
A.抨击宋学背离经世致用
B.赞扬圣人为学平易可循
C.感叹心性天道难以把握
D.反思当时学者不求甚解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