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微,最终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被边缘化。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其历史必然性不言而喻。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致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衰微。——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材料二

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四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六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儒学衰落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对中、韩两国的影响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儒家文化在近代中国、现代韩国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

2比较材料三、四,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两者的不同;材料五较之材料三、四,其内容有何进步?材料六与材料五有何联系?有什么重大影响?

 

(1)①儒学不能适应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社会需要②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之失去存在的经济基础。③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兴起,使儒学成为众矢之的。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⑤封建帝制的推翻,使儒学丧失官方哲学地位。⑥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使人们思想得到解放。⑦“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使之失去传承的文字载体。⑧科举制的废除,使儒学失去制度依托。(每点2分,任答五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相似之处:儒学对中、韩两国都起到了丰富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性格、稳定社会秩序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本原因:是否适应两国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2分) (2)材料三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四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材料三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四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两者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五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材料六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主要依据所学的近代的社会发展变化及材料“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致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衰微。”进行归纳总结。从两则材料的内容可知,儒学对中韩两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两国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两国国家的稳定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联系近代中国社会变化与现代韩国的社会发展分析归纳其根本原因。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师夷长技以制夷”可得出其认为对中国的威胁在于外来侵略,从“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可看出其认为威胁中国稳定的是国内民权思想。第二小问,材料阐述了新文化运动内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其进步性是反对封建思想。进行评价可依据课本内容。第三小文问,材料4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内容,引导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解放的潮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

生卒年

著作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63

《农政全书》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

生卒年

成就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开普勒

1571~1630

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1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

2结合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查看答案

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铁路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是由于

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蒸汽时代

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公路交通比铁路交通投资少

 

查看答案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的一次“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更具影响力。牛顿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其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于

A.英国圈地运动早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D.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查看答案

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

A.主权在民

B.人身自由

C.推翻专制

D.思想自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