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
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常用做法。宋代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的是
A.节度使
B.三司使
C.通判
D.转运使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选官应注重品行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