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2年2月12日,清廷以宣统皇帝名义颁布了清帝逊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2年2月12日,清廷以宣统皇帝名义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1根据材料,归纳迫使清帝逊位的原因。

2清朝覆亡是各派政治力量合力的结果。你认为迫使清帝逊位的最重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辛亥革命的打击;北洋势力(袁世凯)的逼迫;民心所向;清朝大势已去(或“统治土崩瓦解”)。 (2)评分说明:观点鲜明1分,证据准确(至少两个史实),解释合理4分,逻辑清晰1分。若答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势力、帝国主义、清政府等政治力量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示例1: 政治力量:革命派。 说明: 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政府统治名存实亡; 革命派与北洋势力(袁世凯)进行和谈,得到各方的响应; 革命派提出的民主共和主张得到国人的响应,专制统治难以为继。 (评分说明:1.以上3项证据,任意答对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如答3项证据以及以上,只对所答第1、2项评改。其余的不改。) 逻辑评分标准:表述逻辑清晰,证据到位,即可给1分;如属于大包抄之类的堆砌,则不给分。 示例2: 政治力量: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势力。 说明: 袁世凯担任内阁总理大臣,掌握北洋新军(拥有军政大权),向清廷施压; 袁世凯接受南方和谈条件,欲谋取民国大总统的职位;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寻找取代清政府的新的代理人。 (评分说明:1.以上3项证据,任意答对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如答3项证据以及以上,只对所答第1、2项评改。其余的不改。) 逻辑评分标准:表述逻辑清晰,证据到位,即可给1分;如属于大包抄之类的堆砌,则不给分。 示例3: 政治力量:立宪派。 说明: 立宪派推动参与清末新政,领导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武昌起义后,立宪派策动多省独立并掌握政权,加快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推动南北和谈,促使清廷和革命党人做出妥协。 (评分说明:1.以上3项证据,任意答对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如答3项证据以及以上,只对所答第1、2项评改。其余的不改。) 逻辑评分标准:表述逻辑清晰,证据到位,即可给1分;如属于大包抄之类的堆砌,则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归纳迫使清帝逊位的原因,材料中关键信息:“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概括即得。 (2)对于迫使清帝逊位的最重要的政治力量,言之有理即可。可选择革命派,依据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南北议和、民主共和主张的传播等史实论证;也可以选择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势力,依据他们以武力威胁和优厚的待遇诱导,迫使清帝逊位等史实论证。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近,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1644年)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此后圈地令又下了两次,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永平等42府,共圈占土地约十六万余顷,“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八旗园地称旗地,不准私自买卖,违者按律治罪,圈地后,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部分地主或农民投充到八旗庄园为奴仆,或流亡他乡,清政府重申逃人法,严厉处罚逃亡者。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15—16世纪毛纺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羊毛价格不断上涨: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他们扶老携幼,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生活艰辛。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血腥法令,严禁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迫使他们进入工厂。

——摘编自蒋孟引《英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两国圈地的主要相似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国圈地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3)分别指出两场圈地运动的实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但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在卢梭看来,“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纵然个别意志与公意在某些点上互相一致并不是不可能的,然而至少这种一致若要经常而持久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个别意志由于它的本性就总是倾向于偏私,而公意则总是倾向于平等”。“如果人民单纯是唯唯诺诺地服从,那么,人民本身就会由于这一行为而解体,就会丧失其人民的品质;只要一旦出现一个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权者了,并且政治体也从此就告毁灭。”

——徐琳《卢梭政治思想述评》

材料三

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建议清帝“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梁启超说:“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孙中山在他签署的一道法令中说“为此特申令示,凡以上所述各种人民,对于国家社会之一切权利,公权若选举、参政等,私权若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之自由等,均许一体享有,毋得稍歧异,以重人权,而彰公理。”——孙晓春《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与中国近代的民主进程》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观点,并分析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卢梭学说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

 

查看答案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在1871年4月发布法令:未经司法代表批准,不得进行逮捕;禁止非法搜查民宅与征用物资,违者逮捕。尤其禁止任何对人身自由的侵犯。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

B.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完善了法国法律制度

D.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查看答案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一条修正补充条款:“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国1875年宪法为主要蓝本,同时根据当时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特殊需要加以改造而成。两部宪法都

A因人修订宪法内容

B.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专制

 

C.是本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D.阻止了本国的帝制复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