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A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B.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C.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D.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

 

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诸侯世代只有封地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并非其私有财产,故D项错误;分封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封国唯一的继承人,故C项错误;“以祠其始受封之人”,反映出继承人与最初受封者的宗法血缘纽带,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故A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运会对世界大战时期的全球政治骚乱没有免疫力,如1916年、1940年和1944年的奥运会不得不必取消。

材料二:1980年,对于美国运动员来说没有夏季奥运会,因为美国奥组委官员和总统吉米卡特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作为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报复。……作为对美国抵制的报复,苏联抵制1984年夏在洛杉矶举行的夏季奥运会。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对运动员的限制真正终止了。尽管国家间保持着意识形态上的分裂,但是这种分裂很容易被运动员打破。2002年,休斯顿火箭职业篮球队从中国招募了他们的中锋。7英尺6英寸高、被亲切地称为“小巨人”或者“中国长城”的姚明既是美国职业篮球队的主力,也是中国参加2000年和2004年奥运会的篮球队主力。

——[美]杰里本特利著《新全球史》

请回答:

1)为什么1916年、1940年和1944年的奥运会被取消?

2)为什么美国抵制1980奥运会和苏联抵制1984年奥运会?

3)姚明能够为中国和美国的篮球队效力,是否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已经结束?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占领区推行的经济改革运动——大生产运动的材料:

材料一

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

一一摘自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

年份

开垦荒地万亩

耕地面积万亩

谷物产量万担

皮棉产量万斤

1941

39.0

121O.5

147

58

1944

l28.8

1467.5

175

300

一一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39—1941年》、《陕甘宁边区建设概要》提供的资料

材料三

可以给人以这样一个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一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在农业上,粮食作物的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的结果。纺织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种植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也大大增加了……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因为有了这样的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达到了在衣、食、住等方面自给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俭朴的消费水平。

一一摘自施兰《陕甘宁边区生产的发展》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

2依据材料二,比较1941年和1944年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材料三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般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论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

 

查看答案

右表显示甲、乙、丙三国1950年与1980年的国民平均生产毛额(以1985年的美元为计价标准)。根据本表判断,甲、乙、丙三国最有可能分别是:

 

A.甲:英国;乙:法国;丙:西德

B.甲:台湾;乙:苏联;丙:日本

C.甲:日本;乙:西德;丙:美国

D.甲:美国;乙:台湾;丙:法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