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 ...

历史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

各类学堂

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普通小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高等学堂

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实业学堂

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

1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4年清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

【答案】1形成较为全面的教育体系学制系统完整;注重伦理爱国教育;注重培养实用性人才;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

2背景:民族危机严重和“清末新政”的推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与内容的传入;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科举制弊端的日益暴露。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根据各类学堂的设置这一栏可得出学制系统完整;根据初等小学堂培养目标“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可得出注重伦理爱国教育;根据高等学堂培养目标“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和实业学堂培养目标“其学专求实际”可得出注重培养实用性人才;根据高等大学堂培养目标可得出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

2应结合2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迁移所学知识即可。政治上民族危机的严重和“清末新政”的实行,科举制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教育上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与内容的传入;思想上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等。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清政府教育改革

【题型】综合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曾纪泽(1839-1890年),曾国藩次子,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面对西方各国“越海道数万里以与中华上国相通,商舶循环于海上”的局面,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向西方寻求富强根源的过程中,他认为,“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因此,“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岐而视之”“欲拒绝通商,屏斥洋货,言中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于事情者也”。为改变中西通商中“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的不利局面,他极力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

—一唐月民《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

(1)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开放观”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的“开放观”。

 

(1)主张:反对闭关锁国;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主张团结一致,与外商争利。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 (2)评价:体现了曾纪泽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从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挖掘。 【解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可归纳为反对闭关锁国;根据材料“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可归纳为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根据材料“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可概括为与外商争利。第二小问背景:结合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的社会状况,从民族危机和向西方学习两个方面即可得出答案。 (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爱国精神和推动中国近代化两方面归纳曾纪泽的“开放观”;但曾纪泽的“开放观”也存在局限性,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层面。 点睛:解决本题时务必要对设问进行正确的解读。解决第一问时,紧抓“曾纪泽‘开放观’”,根据材料相关信息归纳主张即可;其主张的历史背景,主要是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运用所学知识作答。解决第二问时,务必要公正、客观地评价曾纪泽的“开放观”,主要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考虑即可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论证: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社会风俗发生改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评分标准:①紧扣论证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从多角度进行论证。每个要点2分,共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观点,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然后学生从经济、思想、外交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阐述其历史进步性,其中要求学生史实正确,并且一定要多角度进行概括。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概况分析能力。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化

【题型】综合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历史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

各类学堂

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普通小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高等学堂

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实业学堂

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

1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4年清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踏上了近代化的征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西式工业化的改良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洋务运动的直接成果——清军水师在甲午海战的覆没使洋务运动最终黯然收场,沉重打击了清廷上层,为之后的百日维新埋下伏笔.对后来中日两国的文化思想政治走向以致国运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材料二

蒋介石1935年4月在贵阳督剿红军时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实施大纲案》。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投资267,100万元,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当年就按计划筹办茶陵铁矿、高坑煤矿、大冶、阳新、彭县铜矿、中央钢铁厂、江西钨铁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1937年又筹备开发云南锡矿、四川金矿、湘潭天河煤矿、灵乡铁矿、四川油矿、水口山铅锌矿等。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场“自救”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两场“自救运动”的历史影响并从近代化的角度说明两场运动的结果。

【答案】1洋务运动: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经济基础薄弱;国共对峙政局动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侵华使民族危机深重。

2前者: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创办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近代经济、教育、军事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后者: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增加了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为全面抗日奠定了物质基础;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远影响,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人民愿望。

结果: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打断了中国起步的近代化进程;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摧毁了中国再次起步的近代化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历史背景的能力。结合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回答“洋务运动”的背景。联系20世纪20、30年代的国共关系、中日关系及世界局势分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洋务运动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具体内容及在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其影响。联系甲午战争及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全面侵华分析其结果。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

【题型】综合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

 

北部

平均

安徽

怀县

河北

平乡

河南

新郑

山西

武乡

中东部平均

福建

连江

江苏

淳化

江苏

江宁

自给%

73.3

67.3

79.3

77.5

72.0

58.1

59.6

46.2

42.1

购买%

26.7

32.7

20.7

22.5

28.0

41.9

40.4

53.8

57.9

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北部地区的农村消费中自给自足的比重较大,中东部地区的农村消费中自给自足的比重较小,这反映了民国初年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故D项正确。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过于片面,故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故B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自然环境影响,故C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踏上了近代化的征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西式工业化的改良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洋务运动的直接成果——清军水师在甲午海战的覆没使洋务运动最终黯然收场,沉重打击了清廷上层,为之后的百日维新埋下伏笔.对后来中日两国的文化思想政治走向以致国运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材料二

蒋介石1935年4月在贵阳督剿红军时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实施大纲案》。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投资267,100万元,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当年就按计划筹办茶陵铁矿、高坑煤矿、大冶、阳新、彭县铜矿、中央钢铁厂、江西钨铁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1937年又筹备开发云南锡矿、四川金矿、湘潭天河煤矿、灵乡铁矿、四川油矿、水口山铅锌矿等。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场“自救”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两场“自救运动”的历史影响并从近代化的角度说明两场运动的结果。

 

查看答案

瓦窑堡会议通过的决议中,决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这表明中共

A.工农红军的长征已经胜利结束

B.民主革命纲领的任务已经实现

C.已将民族利益让位于阶级利益

D.对国内外局势有较清醒的认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瓦窑堡会议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中共对当时的时局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瓦窑堡会议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

 

北部

平均

安徽

怀县

河北

平乡

河南

新郑

山西

武乡

中东部平均

福建

连江

江苏

淳化

江苏

江宁

自给%

73.3

67.3

79.3

77.5

72.0

58.1

59.6

46.2

42.1

购买%

26.7

32.7

20.7

22.5

28.0

41.9

40.4

53.8

57.9

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查看答案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利;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瓦窑堡会议通过的决议中,决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这表明中共

A.工农红军的长征已经胜利结束

B.民主革命纲领的任务已经实现

C.已将民族利益让位于阶级利益

D.对国内外局势有较清醒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