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
A.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
B.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C.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
黄宗羲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并进而假设“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这一思想根源在于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
A.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
B.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C.理学家们的空谈人性天理
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最好途径是
A.慎思明辨
B.致良知
C.格物致知
D.穷理格物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C.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董仲舒神化君权
B.孟子倡导以德治国
C.黄宗羲强调民本
D.都未超越“君主”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