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从未实行
B.定都天京后军事达到鼎盛
C.太平天国决定调整经济政策
D.安徽、江西封建地租盛行
鸦片战争失败后,“负责交涉条约的人……知道战前广东地方官吏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原因之一,现在把关税明文规定岂不是一个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这是他们外交的胜利。”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力求减少苛捐杂税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D.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C.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中央机构
元代在中央设有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官署。其职官僧俗并用,军民通摄。这一官署是
A.宣政院
B.督察院
C.枢密院
D.理藩院
宋仁宗时,“嫔御久不迁,屡有干请,上答以无典故(制度),朝廷不肯行。或奏曰:‘圣人出口为敕,批出谁敢违?’上笑曰:‘汝不信,试降敕。’政府果奏无法,命遂寝。”这表明
A.君主专制加强
B.皇权逐步削弱
C.相权超越皇权
D.制度束缚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