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章 ...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章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

长征

第七章

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

决战淮海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第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百万雄师过大江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七章到敌人后方去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第十六章决战淮海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而十三章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C正确;北伐先遣战江南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排除A;第三次反“围剿”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百万雄师过大江发生在三大决战之后,排除D。所以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至今军阀作恶如故也,列强横行,且有加而无已也……中国革命,不能不承认为世界革命中之一部,而实行三民主义,则共产主义即在其中矣。吾辈死者,但知中国革命与国际革命不能分而为二,则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岂有纷争之必要。”该日记内容反映出蒋介石

A.赞成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主张用暴力手段“清党”

C.同意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已转变成社会主义者

 

查看答案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

A.中共已经牢牢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

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裂痕

C.中共意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

D.中共否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查看答案

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鲁迅日记》记载当日:“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前者是记者的亲历见证,晨报叙述应为准确

B.后者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记述应为真实可信

C.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

D.日记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

 

查看答案

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二十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革命,两者均属“共和革命”性质,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这一观点

A.建立了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

B.指出了中俄革命指导思想的一致性

C.客观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

D.准确评价了俄国二月革命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