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三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四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概括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的演变。

2)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选官标准: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选官方式:由推荐到考试。 (2)问题:科举制存在弊端。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品德。 (3)启示:用人制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选拔人才要注意公平、公正,德才兼备。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紧扣三则史料,据材料一“汉武帝”“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察举制,据材料二中“曹魏黄初元年”“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九品中正制,据材料三中“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科举制,第二、三小问可以结合所学分析归纳,难度不大;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题时进口药材料中唐太宗所述,引文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而不注重品行(道德)是害已害民,说明了科举考试存在的弊端,应该加强官员品德重视。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题干所给史料分析归纳,首先需要结合前面三则史料,从用人制度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分析归纳,其次结合材料四可以从选官制度与人才的思想品德等关系方面分析归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变动频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这主要是因为

A法国政局长期不稳定

B.总统操纵了国民议会

C.法国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内阁对议会未形成制衡

 

查看答案

某学者在评价一国政治制度时说:“这不是民主制度,而是稳定制度化的政治竞争……这种制度化的政治竞争具有关键意义,因为它通常是世界各国迈向民主的第一步。”该政治制度的确立最有可能是依据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德意志德国宪法》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邦联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材料说明

A帝国实行联邦制,立法权属于皇帝

B.宪法加强了德国的统一

C.宪法强调保护各邦的合法权利

D.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查看答案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利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定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B.政体体现出分权的思想

C.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