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A.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B.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英国和中国
D.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按此理解,下列发明或创新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①瓦特改良蒸汽机②史蒂芬孙研制出“旅行”号机车③迪塞尔发明柴油机④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国语•晋语》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对“工商食官”理解正确的是
A.商业发展受官府保护
B.官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工商业
C.手工业和商业受官府严格控制
D.全部工商业产品无偿供给官府使用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