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很不赞成从课本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他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名句,例如曾经引用《诗经·小雅》中的句子: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关于《诗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孔子整理编订,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B.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
C.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诗经的精粹
D.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
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
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
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摘编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三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苏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引自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摘编自新华网快讯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对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日军侵华罪行。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此观点全面吗?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决议中把9月3日确定为纪念日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过逐渐出现的一些变化,促使贵族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向平民做些让步,当然这种让步也是审慎的。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这大概是刻在12块块青铜牌上的法规,竖立在广场上一一就表现出一种新的精神。
——阿尔德伯
材料二
时间 | 国家 | 法律文献 |
1689年 | 英国 | 《权利法案》 |
1787年 | 美国 | 《1787年宪法》 |
1871年 | 德国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1875年 | 法国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中的历史地位,分析说明它“新的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