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之处在于

A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C.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D.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清政府在立宪派的压力下,考查欧洲宪政。德国君主立宪为虚,君主专制为实。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实际是要维护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故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在谈到科举取士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认为

A举荐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进步性

B.唐宋考试制度过于严厉推行难度较大

C.明清八股取士制度值得推崇

D.科举考试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查看答案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速发展陆路交通

 

查看答案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的内容应分别是

A世袭、君主、总统

B.世袭、首相、议会

C.选举、君主、议会

D.选举、首相、议会

 

查看答案

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

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

3)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查看答案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后人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对联艺术宝库中有这样一幅非常典型的双关联:“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材料二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材料三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四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朱子高于孔子”的喻意是什么?朱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3)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本质目的又有何相似之处。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