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说:“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的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
A.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B.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D.帝国时代的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
嘉庆皇帝刚即位时的一种情况: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办公室和走廊里,吵吵嚷嚷,人来人往,大多都是外单位的。如果问他来军机处干什么,回答有两种,一是来汇报工作的,二是来找领导签字的。实际上都是来打探消息的,甚至是做交易的。材料表明
A.军机处的严肃性下降
B.军机大臣拥有决策的实权
C.权利重组引发的正常动荡
D.君主的权威受到冲击
古代中国民间工商业发展过程曲折而艰难,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其中影响古代民间工商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
A.商业交易手段
B.交通条件的现状
C.农业的发展状态
D.政府的态度
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物,甚至成为散闲机构,名存实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尚未统一稳定
B.官员队伍的冗杂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君主专制的加强
《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A.三国时期东吴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B.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
C.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
D.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汉代的内外朝制度
B.唐朝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度
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
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