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

《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内容。明朝内阁,清代军机处没有实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正式统率六部,②内容表述错误;④内容不符合史实,排除;从材料信息军机处导致“有庸臣”、“不至有权臣”来看,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内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查看答案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查看答案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因源可追溯到

A世袭制度

B.等级制度

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