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
《资政新篇》内容 |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 兴办保险事业 |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