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如左:一、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别以法律定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两部宪法的基本原则。

 

(1)变化:从夏、商、西周时期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法治国”。 特点:皇权高于法律(或法自君出、法律代表君主的意志);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礼法并用。 (2)原则:《临时约法》:实行法治;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尊重人权。(任意三点给6分)《1954年宪法》: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有关知识点,考查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和教材相关知识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的变化,可注意“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这些信息,容易概括出从礼到法的演变。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以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归纳为皇权高于法律、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礼法并用。 (2)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中的法律条文并结合所学可知《临时约法》的基本原则是实行法治、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尊重人权等启蒙思想中的基本观念;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两大原则。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变化及特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制度·1954年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包括

A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C.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查看答案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导致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查看答案

自1868年至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C.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清朝有官员认为“洋商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他支持的经济政策是

A农战结合

B.对外开放

C.重商

D.海禁

 

查看答案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A规模大

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