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 乙中国旧思想 | 丙欧洲新思想 |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假如你时空穿越,有幸师从两位先哲,那么,你将分别得到怎样的教诲?你认为二者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2)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请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二,丙与甲乙相比,其思想新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进欧洲新思想产生的因素。
(4)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出上述比较的?其目的是什么?
下图是法国画家贝尔特·莫里索借助了当时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创作于1888年的《阅读中的小女孩》。这幅画
A.捕捉了光和色之下的“瞬间印象”
B.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展示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表现”
D.关注了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1784年瓦特(英国)改良的蒸汽机和1870年格拉姆(比利时)制造发电机,分别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关于这两项科技成果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的应用都引起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B.都因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发明
C.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中占据主导地位
D.都产生于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
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B.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
D.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D.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