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 材料二 我认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

 

材料二

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那是何等的愚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三所示政体与图二所示政体相比,有何创新之处?

2图四与图三所示政体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外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哪些认识?

3据材料二,归纳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明清及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说明其观点的合理性。

 

(1)创新:在民主形式上,美国实行代议制的间接民主,摈弃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美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联邦制国家,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在国家权力分配上,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来维护和保障民主制度. (2)区别:阶级本质不同:图三是资产阶级民主,图四是社会主义民主. 认识:①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②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③人类各阶级、各阶段民主可以相互借鉴和影响;④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 (3)观点:①政治制度根植于本国本民族传统;②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全盘否定;③学习外国制度,要结合本国国情,否则必然失败史实:①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捍卫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促进了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②近代前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企图在中国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但最终失败;③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企图在中国建立美国三权分立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最终仍以失败而告终。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比较分析能力。对美国民主和雅典民主的比较,主要从民主形式、使用范围、所建体制等角度去比较;从民主形式上雅典是直接民主,美国是间接民主;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美国推行的是联邦制原则,雅典各城邦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在所建体制上,美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分权制衡机制。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比较分析能力。第一小问区别: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三美国政体的本质是是资产阶级民主,图四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二小问相对开放,考查学生对从古至今不同政治体制的认识,要求学生能够从政治文明的多样性、专制到民主的必然性、民主的相互借鉴、民主的范围不断扩大等角度叙述。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和“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等信息,把材料分成三层意思,并一一归纳其主要意思。第二小问史实:考查学生史论结合的表述能力;结合明清及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说明其观点的合理性,主要是结合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积极性和弊端,中国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去论证。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乙中国旧思想

丙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假如你时空穿越,有幸师从两位先哲,那么,你将分别得到怎样的教诲?你认为二者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2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请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二,丙与甲乙相比,其思想新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进欧洲新思想产生的因素。

4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出上述比较的?其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图是法国画家贝尔特·莫里索借助了当时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创作于1888年的《阅读中的小女孩》。这幅画

A捕捉了光和色之下的“瞬间印象”

B.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展示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表现”

D.关注了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查看答案

1784年瓦特英国改良的蒸汽机和1870年格拉姆比利时制造发电机,分别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关于这两项科技成果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的应用都引起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B.都因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发明

C.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中占据主导地位

D.都产生于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查看答案

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

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查看答案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B.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

D.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