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伦威尔及其迫随者认为:“应该参加对下仪院选举的‘人民’是那此在王国中有着‘真正的或永久的利益’的人——即财产所有人、而平均派却认为,“任何出生在英国的男子都应当……对议员的选举有发言权。”以上言论反映了()
A.英国议会完全代表着资产阶级的意志
B.英国革命对民主的追求具有多层次性
C.王权与民权的矛盾在于财产分配不均
D.财产的多寡决定了英国议会的民主性
公元前6世纪,希腊军队由原来的骑兵部队发展为重装步兵,更多的公民有机会成为军人。贫穷的步兵憎恨那些富人的极度奢侈和傲慢,从而导致了平民与贵族矛盾的加剧。这反映了()
A.贫富差距是希腊民主改革的重要原因
B.频繁的战争推动了希腊民主改革进程
C.由平民组成的军队主张进行民主改革
D.军队构成的变化提高了希腊平民地位
从1979年3月起到l983年,中央开始有计划地调整价格,包括提高粮,油料、生猪等18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肉类、疏菜等8种主要副食品销售价格,全面调整纺织品价格,提高一部分重要原材料、燃料价格等。到1985年放开了绝大多数农副产品的购销价格。当时中央调整价格的主要目的是()
A.配合家庭联产承包资任制
B.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
D.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
据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1934年对全国22省879县调查,在全部租佃关系中,分租制(地主与佃户按一定比例分配土地收获物)占28.1%,而“丰年不加,歉年不减”的定租制占71.9%。这反映当时()
A.政府未改革农村经济关系
B.社会政局影响分配方式
C.政府经济改革效果不明显
D.全国市场尚未实现统一
1895年,日本政府为了打击甲午战争后在外交上日趋倾向俄国的清政府,急于扶植亲日反清团体牵制清廷,收留井支持了被清政府通缉的孙中山。1905年,日本力求维持一个衰弱的清廷,对于孙中山颠覆清廷的行为极力阻扰,甚至两次驱逐孙中山。这说明了()
A.日本态度变化加速了辛亥革命爆发
B.孙中山利用列强矛盾推动革命发展
C.日本投机中国革命派谋取国家利益
D.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支持充满幻想
19世纪中后期,被时人称为‘洋奴‘的买办都“耻言身份”;2O世纪初买办却成为众多大学生、留学生和外交官的首选职业,连不少政界名流都争相与他们交往。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C.买办收人优厚改变了社会看法
D.买办逐渐摆脱外国资本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