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这反映了
A. 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
B. “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
C.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D. 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 希望完全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 B. 社会革命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C. 希望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 D. 我国民本思想自古就有且最为发达
“作为流产了的共和悲剧的见证人,新文化自由主义者们被迫相信,即使最精心设计和最进步的制度,也只是纸上的计划,不能达成必须的改革目标。”为此“他们”
A. 主张建立西方民主制度 B. 力图从思想上改造国民
C. 极力将中西方文化融合 D. 提出了人民民主新体制
顾颉刚在《悼蔡元培先生》一文中说,1920年有一天去取北大《日刊》,却早被学生抢光原来这天报上登着招录女同学的名字,大家要先睹为快呢!这种现象反映出北大
A. 汇聚了众多的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B. 开始以女子为主要招生对象
C. 是具有民主科学思想传统的学校 D. 办学宗旨突破了封建旧道德
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时指出:“倭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由此可知,康有为
A. 维新思想已形成体系 B. 主张与列强进行商战
C. 对皇帝软弱表示不满 D. 关注日深的民族危机
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这反映了
A. 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 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