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意在强调(     )

A. “天人合一思想    B. “君权神授思想

C. “天人感应思想    D. “弃恶从善思想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由此可知其主张是君权神授,B项正确。A项天人合一是指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与材料人性论不符,排除A。天人感应是指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古代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与材料人性论不符,排除C。弃恶从善是指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与材料人性论不符,排除D.所以选B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和选项中涉及的概念“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弃恶从善”,根据概念联系材料意思即可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贞观政要》记载: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这表明三省设立的目的是(     )

A. 相互监督,合理分工    B. 相互监督,检讨政事,巩固专制皇权

C. 相互监督,确保民主施政    D. 相互监督,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段祺瑞,北洋时期皖系首领。段祺瑞一生中曾经“三造共和”。1911年,段祺瑞率前线北洋将领46人联名致电清政府吁请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蓄意称帝时,反对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使复辟破产。这并没有改变段祺瑞的本质,1916年至1920年他成为北洋政府的实际独裁者,是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1920年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进攻皖系,双方混战,皖系败退,段祺瑞下台。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世于上海宏恩医院。段祺瑞还是中国近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近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摘编自季字《段祺瑞传》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段祺瑞“三造共和”的背景和本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一生。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

材料明初朱元璋鉴于历代王朝地方权重,导致割据,尾大不掉,对中央离心离德的局面,废除行中书省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负责监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军事的都指挥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

随着政治形势变化,在运转过程中,三司出现权力协调不一,办事能力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巡抚制度应运而生,明朝中后期,皇帝以派遣监察官的形式向地方派驻巡抚,并逐步扩大其权力。并在边疆、军事要地和数省交界之处增设巡抚。嘉靖年间,进一步规定:“凡徭役、里甲、钱粮、驿传、仓廪、城池、堡隘、兵马、军饷,及审编大户粮长、民壮快手等项地方之事,俱厅巡抚处置”。景泰以后,随着巡抚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巡抚成为居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由临时性差遣演变为设立衙门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巡抚只能奉赦行事,不得擅权越职;中央派出镇守总兵和镇守太监,以对巡抚监督。

——摘自李晓辉《明代督抚制度研究——以中央地方关系为视域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建立巡抚制度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

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17世纪,曼切斯特是一个小镇。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纺纱业和织布业的机械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1760年,开通了通向附近煤区沃斯利的英国第一条运河,1830年又建成通向重要港口利物浦的铁路,率先实现了交通运输革命。在此期间城市经济和人口高速增长。18世纪20年代,它的人口仅12000,1841年底猛增至40万人,跻身于全国大城市之列。1848年,沿曼切斯特向外延伸的公路把附近的奥尔德姆、海德等城镇链接起来,使整个集合体的人口达到106.3万人。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曼切斯特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并简析曼切斯特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