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 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分歧严重 B. 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 德意与法国激烈争夺欧共体领导权
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
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
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 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B. 工业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C. 圈地运动的巨大作用 D. 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罗马法规定,女子出嫁时家长要给予嫁资,嫁资孳息,一般说来由丈夫享有。妻子在离婚时享有绝对的嫁资返还请求权,但丈夫在返还时,也允许其留下一部分财产用以维持生活,同时,父亲征得女儿同意后也可行使嫁资返还请求权。材料反映罗马法
A. 追求公平与正义 B. 侧重保护男性权利
C. 体现了男女平等 D. 注重调节债务纠纷
1970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53%,而1965年只占39%,与共产党国家的贸易额则从1965年的30%降至1970年的20%。中国进口的工业品和技术的大部分、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均来自日本和西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 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C. 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D. 外交政策回归理性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民权主义》中把人类社会的进化分为“洪荒时代”、“神权时代”、“君权时代”和“民权时代”。他认为无论是宇宙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史,都处于进化之中。这表明孙中山
A. 倡导通过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B. 力主宣传达尔文进化论
C. 通过西学寻求社会发展进步 D. 深刻剖析社会演进规律
“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强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A. 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