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
A. 百家争鸣的结束 B. 思想兼容的走向
C. 国家统一的实现 D. 各种学派的诘难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原因)
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型。他开创了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以其优秀的个人品质,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简述唐太宗在改善民生、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指出唐太宗成为“明君”的优秀的个人品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必须理【解析】
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材料二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1)据材料一,马基雅维利所处的那个时代,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
(3)材料三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是对哪一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继承和发展?
(4)在对待君主制问题上,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的主张,主要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年间,朝廷根据江南机户的请求,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丝织业日趋兴盛,南京织机已逾三万张,出现了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的丝织工场。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丝织生产的分工也更细密,机房织出的生绢生绸,还要经过练房、染房、漂房的加工。不管是机房、练房,还是染房、漂房,内部又有许多分工,如练房内部有煮、沤、曝等不同的工序分工。
材料二
乾隆年间的广州十三行
请回答:(1)广州十三行是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民间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2)根据材料一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如何?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3)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的政策对工商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及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