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规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之思虑与识见,以利国策之决定与推行;实行以县为单位,改善并健全民众之自卫组织,施以训练,加强其能力。”该纲领的颁布有助于
A. 发动群众实施全民族抗战 B. 限制中共敌后抗战力量
C. 扭转相持阶段的抗战形势 D. 防止乡镇政权结构变动
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有人感慨,我们抛弃了“中学”中过去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而代之以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范畴。这反映出
A. 近代中学发展缺乏稳固根基 B. 西学冲击了中国人认知思维
C. 中国学术分类体系渐趋成熟 D. 中国传统儒学发展陷入困境
“兵匪互换”是北洋政府期间军队与土匪的非制度关系的主要表现。朱执信有云:“古人寓兵于农,近人寓兵于匪”,黎元洪总统在一次通电中亦称:“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聚为兵”。该现象的出现
A. 根源在于自然经济分散性的消极作用
B. 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
C. 反映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政治动荡
D. 说明了中华民族正统的文化心理困扰的解除
1844年,英国驻广州领事报告说,广州市场对英国棉纺织品有巨大需求。1854年初,广州市场上的英国纺织产品明显积压,价格下降,进口总额只及1844年的2/3。事实上,1844年后的4年间,进口总额都不及1844年。材料反映出当时( )
A. 中国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B. 英国出口中国的商品质量粗糙
C. 协定关税后英国商品价格低廉 D.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B. 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C. 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D. 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读下图,图示现象反映了西汉时期
A. 各学派思想逐渐融合 B. 研究儒家思想有利获取功名
C. 儒学的社会地位提高 D. 儒学对社会基层影响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