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是一元,儒学长期处于独尊地位。近代多元文化生态的出现,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历...

古代中国是一元,儒学长期处于独尊地位。近代多元文化生态的出现,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池,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材料二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晚清士人的学术视野也较以前宽广得多,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而开始了对西学的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以及因此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西方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郑大华《<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走向,请结合洋务思想加以说明。

(3)综合所学知识,阐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据材料三,归纳《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1)观点:“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理学建立的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2)走向:从一元走向多元。 说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3)文化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贡献:推动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进程;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启示: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论述的是朱熹对“理”的理解,他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也就是说理是万物的本源,它构成万物。从“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可以看出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对于其影响,题干中主要考查的是积极一面,我们可以从对社会稳定性的作用来谈以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来分析。 (2)从材料中来看,中国在晚清时期文化由一元走向多元,“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以洋务运动为例,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这就是思想多元化的体现。 (3)“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是相对于之前的文化传播而言的,主要体现自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从材料三来看“《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我们对材料中的这句话进行整合概括即可。 (4)本题是一道总结性的问题,需要学生根据以上问题来进行系统的总结。这需要学生分析各个题目之间的关系,把握好题目的具体内涵。本题关键就是找出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原因和影响,由此可以分析出“要学习良好的优秀的文化,并传承自身优秀的文化”的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证明:“任何物体都没有颜色,人所看到的颜色是物体反射光的效果。”在此启发下,一些画家开始重视光,把光看成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他们那里得到充分的表现。以下作品属于这个画派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日出·印象》    C. 《少女肖像》    D. 《拾穗者》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说明

A. 科学技术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    B. 邓小平重视军工源于其军人出身

C. 科技实力影响国家的国际地位    D. 新中国军事工业领先于其他行业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体现出毛泽东

A. 提倡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氛围    B. 在“文革”时期仍坚持学术争鸣

C. 主张思想上各抒己见不加限制    D. 肯定了科学理论上的重大成就

 

查看答案

“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有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A. 《唐璜》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间喜剧》    D. 《十日谈》

 

查看答案

流行语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A. 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

B. 放卫星、赶英超美——“文革”时期

C. 上山下乡、样板戏——“大跃进”时期

D. 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