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观应是甲午战争(1894年)前后风靡一时的“商战”理论的主要代表者,以下言论摘自他在1894年春天出版的《盛世危言》。
“各国兼并,各图利己,藉商以强国,藉兵以卫商。其订盟立约,聘问往来,皆为通商而设。英之君臣又以商务开疆拓,辟美洲,占印度,据缅甸,通中国,皆商人为之先导,可知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据兴商务。安得谓商务为末务哉?”
“西人以商为战,士、农、工为商助也;公使为商遣也,领事为商立也;兵船为商兰也。我中国宜标本兼治。若遗其本而图其末,貌其形而不攻其心,学业不兴,才智不出,将见商败,而士、农、工俱败,其孰能力与争衡于富强之世耶?”
“中国不乏聪明才智之士,惜士大夫积习太深,不肯讲习技艺,深求格致,总以工商为谋利之事,初不屑与之为伍。”
根据材料,概括郑观应“商战”理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郑观应商战思想的认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公元前122年,盖约当选为罗马保民官后提出了以下一些改革法案:
根据材料,分析盖约改革法案的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简要评价盖约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的历史学者在描述中国“近代”与“现代”这两个历史开端时,提出了“两炮论”:
第一炮——l840年,英国依仗“坚船利炮”将中国由“古代”打入‘近代”。
第二炮——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将中国由“近代”引向“现代”。
在持“两炮论”的学者看来,中国不是自行走向近代和现代的,而是被外国“轰入”了近现代
——摘编自朱未维铮《重读近代史》
运用中国史的史实,对“两炮论”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两炮论”的整体或任一方面进行合理论证;也可以对“两炮论”进行修正、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儒家文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意愿,人从善端出发,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途径,最终达到内圣成仁的目标。这种以尊崇道德为主导的礼学经过几千年的沉淀逐渐内化于整个民众的心态和价值形态之中。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为政之德首推廉以洁己,以身率人……融廉政和勤政于一身,以廉政立身,以勤政安民。
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相反,西方人认为人性是恶的。传统的西方文化把人的欲望视为人的本性,强调对人的本性的邪恶必须加以限制和改造。美国著名政治家麦迪逊曾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因此要做到廉政,就要让监督无所不在、无所不至,不仅针对贪官监督,还要对好官监督,否则好官也会在权力面前学会贪腐。
材料二他律性监督和自律性监督是对权力监督的双保险。过分倚重他律性监督,政治生态系统就无法产生自我免疫力,免疫力过弱了,政治体系会丧失自我更新能力;过分倚重自律性监督,监督视角过于狭窄,监督本身容易落难于更高的权力的掌控中,当政治生态系统所遭遇的外来的强势的负面影响无法清除时,自律性监督就会显示出弱势。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江伟《汲取中外廉政文化精华助力反腐斗争》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上中外廉政理念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思想根源。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评价中国古代和西方近现代的廉政实践,并对我国当前的廉政工作提几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