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马克思提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些国家
A. 工人阶级力量比较强 B. 无产阶级政党成熟
C. 代议制政治比较完善 D. 工业革命进展迅猛
1834年英国《济贫法》改革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公共捐助的基本原则。根据该原则:不论家庭大小和生活支出多少,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否则,工人们就会寻求救济而非努力工作。对该原则影响最直接的是
A. 自由主义的盛行 B. 重商主义的影响
C. 议会改革的推动 D. 社会矛盾尖锐化
“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一主张最有可能出现于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宗教改革时期
C. 启蒙运动时期 D. 法国革命时期
雅典“实现了古希腊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的思想。”雅典实现这一思想的主要途径是
A. 人人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B. 陪审法庭保障公民的权利
C. 陶片放逐法加强政治监督 D. 几乎一切公职对公民开放
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体现出的显著特点是
A. 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 B. 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
C. 倡导睦邻友好,推进周边外交 D. 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
1935年,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倒,根本原因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没有实行的民生主义。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
A.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B. 开展土地革命
C. 创建了革命根据地 D. 开展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