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 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 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 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 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2012年7月,美国伦敦奥运代表团官方制服“中国制造”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一些国会议员扬言烧掉队服。《洛杉矶时报》社评家保罗写道:“无论他们穿什么衣服,我都将全力支持美国奥运代表队,我将通过我的‘中国制造’的电视观看他们的表现。”《华盛顿邮报》分析认为,这背后凸显出美国眼下正在经历的一场就业悲剧: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消失,对于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A. 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B. 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趋势。
C. 美国政治势力从根本上抵制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D.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品已能实现无障碍流动。
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
B. 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C. 二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经济思想以人性论为基础,以功利论为“心照不宣的前提”,以“经济人”为逻辑纽带,以“看不见的手”为核心命题。空格上应该填写的词是
A. 重农抑商 B. 重商主义
C. 自由主义 D. 凯恩斯主义
当年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个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革命第一个在俄国成功了,其主要客观原因是
A. 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
B. 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
C. 列宁同志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D. 一战严重激化了俄国矛盾
《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
A. 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B. 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
C. 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D. 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