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与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当时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A.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 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C. 日本崛起,成为政治大国
D. 欧共体建立,欧洲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由此可见,戴高乐
A. 想摆脱美国控制 B. 对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不满
C.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满 D. 反对欧洲共同体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
A. 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B. 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
C. 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D. 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A. 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 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C. 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D. 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俄国
A. 掀起了二月革命 B. 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 发表了“四月提纲” D.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鉴于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内,既不应有闲职,也不应有高薪;为此……规定各公社机关职员最高年薪为六千法郎。”这一“限薪令”的主要动机是
A. 解决财政困难 B. 防止官员腐败
C. 提高执政能力 D. 创建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