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1年开始,南京民政府在红军较为活跃的湖北、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在不触动地主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推广“温和的土地革命”,即“合作制”,使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A. 积极贯彻执行新三民主义 B. 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
C. 抵制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D. 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
19世纪末,许多知识分子对讲究温文尔雅的传统礼仪观念提出了质疑,而对进化论赞赏有加。如严复曾强调“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这些言行
A. 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体系 B. 带有明显全盘西化的倾向
C. 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D. 为托古改制作了舆论准备
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
A.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B. 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
C. 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 D. 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这反映当时
A. 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 B. 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C. 对外贸易发达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 B. 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 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 D. 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东汉班固认为在周代“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先生认为:商代遗民在亡国之后沦落为执丧礼者,“儒”即西周人对此类人的蔑称,两种说法反映了
A. 时代和个人因素直接影响史学论断 B. 王朝更替造成儒家社会角色的转变
C. 儒家在源流和功用上存在着多元性 D. 商周社会文化转型模糊了后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