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

《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

A. 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    B. 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 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    D. 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B 【解析】据材料提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君主对贵族而言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权威,此时君主权力还未实现高度集中,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曾撰文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他旨在说明

A. 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 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积极意义    D. 宗法观念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查看答案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从侧面反映了

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 家族和睦    B. 等级秩序    C. 贵族世袭    D. 宗法观念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明朝嘉靖中叶以后,东南沿海一带的倭患愈演愈烈。由于官兵征剿不力,倭寇出没无常,如入无人之境。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被调往浙东抗倭。戚继光深深地感到,旧军队缺乏严格的训练,士兵素质差,战斗力不强,军纪松弛;若不另行组建和训练一支新军,就根本无法抵御武器精良、剽悍勇狠的倭寇。戚继光前往义乌募兵。他对应募者进行严格挑选,他强调选的士兵要胆大,才能克敌制胜。他以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精神要求士兵。他强调,“凡赏罚,军中要柄。若该赏处,就是平时要害我的冤家,有功也是赏”。针对倭寇的作战方式,参照东南沿海的地形,戚继光创立了“鸳鸯阵”。四千新军经过戚继光两个月严格而有效的训练,“无不以一当百也”,成为打击倭寇的有生力量,被称作“戚家军”。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戚继光练兵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戚继光治军的措施。简要分析戚继光抗倭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