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国古代出现...

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是在

①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

②3—5世纪

③8—10世纪

④14—16世纪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解析】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大致是春秋战国时期,虽有战乱但无迁移,故①错误;3—5世纪,大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故②正确;8—10世纪,大致是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口第二次南迁,故③正确;靖康之变发生在1127年,公元12世纪,中原人口第三次南迁大致是此时,明朝建立于1368年,14—16世纪已经是稳定的明朝,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A. 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 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C. 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D.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儒家的民本思想理念受到重视    B. 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

C. 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D. 农业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查看答案

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予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

――朱熹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人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分析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观点。结合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儒学的主要特点及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概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4)你是否同意材料四中吴虞的观点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