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A. 以“异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 B.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C.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杨朱学说在先秦战国时代曾经是“言盈天下”,是与儒墨并驾齐驱的显学。杨学的宗旨是“为我”、“贵己”、“轻物重生”、“全性(生)葆真”。杨学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A. 儒学 B. 墨家学说 C. 宋明理学 D.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是在
①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
②3—5世纪
③8—10世纪
④14—16世纪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A. 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 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C. 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D.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儒家的民本思想理念受到重视 B. 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
C. 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D. 农业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