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 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D. 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
A. 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 B. 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 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 D. 与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一致
1942年2月14日,蒋介石在致罗斯福感谢美国对华贷款5亿美元的电文中说:“此次借款,除为军事上之需要外,大部分将用以加强我国之经济机构,收回法币,紧缩通货,平定物价,保持战时生活水准及增加生产。”这表明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
A. 出卖国家利益巩固统治 B. 依赖美国进行抗日
C. 既抗日又关注经济民生 D. 消极抗日贪婪敛财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 实现中国工业化 B. 实行民主政治 C. 推动中国近代化 D. 启蒙与救亡并重
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 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B. 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 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D. 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下图为《20世纪编年史图鉴》中某一时期的东亚地图,图中分别以黑、白、灰色标示了三个不同政权。这幅地图最有可能编印于
A. 日俄战争后辛亥革命前(1905-1911年) B.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
C.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D. 内战爆发后新中国成立前(1946-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