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充分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充分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与经济全球化”为主题,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示例一 观点: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由被动到主动) 论证: 经济全球化初期,虽然各地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处于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过渡阶段,生产力水平与资本主义列强的国家实力还不足于撼动庞大的中华帝国。统治者为防范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下令“禁海”。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方工业强国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急迫需要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由此以鸦片战争为代表的侵华战争打开了旧中国封闭的国门,西方国家,把中国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重建,制度化、体系化的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特别是两极格局解体后,市场经济得到普遍认可,全球化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中国依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积极与各国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促使中国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对内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 综上可知:经济全球化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重要推动力。 示例二 观点: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统治者为防范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下令“禁海”。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工商业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伍。 近代前期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西方国家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刺激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启,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严重对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经济上封锁禁运的政策,企图使新中国隔绝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依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积极与各国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促使中国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对内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 小结:(略) (注:其他合理的观点符合题目要求同样标准给分。) 【解析】本题材料给出的是自中国近代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分析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一些特点,如开放是逐步进行的,开放程度是不断加深的。此外我们可以讨论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得出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情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五十一年(1721年)“将田分为新荒、积荒、极荒三等”,并规定“新荒者,三年起科;积荒者,五年起科;极荒者,永不起科”,同时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些政策与雍正元年(1723年)“摊丁入地”政策的相继颁布、执行,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但是人口的迅猛增长毕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达到3.0148亿时,这种压力愈来愈明显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前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1949年9月,毛泽东以《历史唯心观的破产》一文反驳。这次对美国政府所持的马尔萨斯主义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为当时的“人口”政策定下基调。1953年公布了首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当年6月30日人口数量为58260万人,不到四年,就比建国时多出一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0‰。这一数字引起了领导层的忧虑,马寅初响应毛泽东,提出《新人口论》。

——选自《共和国词典》

材料三

17世纪晚期英国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英国的牧师、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98年发表了《人口论》,他描绘了英伦岛国人口膨胀的可怕前景。……他认为人口增长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但事实上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这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

——互动百科《马尔萨斯人口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清朝初期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相比较,概括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人口急剧增长原因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尔萨斯陷阱”理论的局限,并用史实说明17世纪后200年间的英国和1978年底以来的中国,分别是如何安全绕过“马尔萨斯陷阱”的?

 

查看答案

“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惊人的争论,使众多知识领域的探究重新得到评价,尤其是博物学、植物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以上评论的理论学说

A. 为世界民族解放提供思想武器    B. 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概括

C. 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重要标志    D. 打破了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桎梏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主要的世界革命者的角色。是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则是首先抢占道义制高点,充当意识形态挑战者,与此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据此分析可知其中一个国家

A.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B. 最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首先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 提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恩格斯在此评述的“联盟”

A. 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扩大了原始资本积累

C. 导致国家干预经济加强    D. 加剧了列强间的争夺

 

查看答案

马克思·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能体现材料中“新型的控制”的宗教观点是

A. 因行称义    B. 恪守教义    C. 因信称义    D. 教会民主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