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

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

A. 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    B. 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

C. 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    D. 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派遣专人加强对地方巡访、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同时加强对“专人特使”的监察,反映了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对地方监察和对“特使”监察,而非涉及分权与制衡,排除A;宋朝政治体制的实施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主旨强调对地方监察和对“特使”监察,而非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排除D。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官员冯宿上奏:“(剑南、两川等地)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每岁司天台(天文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奏折的根本意图是

A. 主张推广雕版印刷术    B. 抑制佛教在民间的传播

C. 遏制商业活动的发展    D. 维护思想文化的大一统

 

查看答案

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以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

A. 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 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

C. 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 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要求。

材料一

乾隆时期更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布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文明的创新既要继承前代优秀文明,又要吸收外来先进文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一“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传统”争“交流”,一纵一横,与“传统”相比,“交流”更应浓墨重彩。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思想文化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文化的传承或交流”自行拟定—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初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唐代每年各科考试录取的人数不超过50人,经常才一二十人。宋朝时一般二三百人,多则达到五六百人。如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取进士190人,诸科207人,十五举以上“特奏名”184人,共500多人,为自古所未有……唐朝科举及第后,只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还要通过吏部考试之后,优胜者才能授官。宋代科举及第后,不需经吏部考试即可授官,而且及第后授官的级别也有提高……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

材料二: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无视的影响。……中世纪的英国,官员主要由国王和权贵遴选,私人关系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包括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等,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并归纳宋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