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前工业时代(18世纪中叶以前),由于行政人员数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前工业时代(18世纪中叶以前),由于行政人员数量少,军队行动缓慢,信息传递耗时较长,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很薄弱。中央政府仅负责军队、治安、税收等核心职能,学校、喷泉、引水道等公益设施多来自民间捐赠而非中央政府。大量非行政人员,比如封建领主、显贵、士绅,负担着协助政府治理地方的任务。官员能力低下,机构职能交叉,致使行政信息得不到妥善的搜集和管理,更遑论在中央与地方、官员与最高统治者之间传递。

在新的工业时代,政府获得的新能力可以“PEP”表达“P”代表“plenty”(丰裕),国家财富迅猛增长;“E”代表“energy”(能源),自然能源和无生命的机器取代了人类的技术和劳动;“P”代表“penetration”(渗透),政府能够通过自己的代理人直接作用于民众,同时,在收集、储存和检索信息方面的巨大的新能力,还有公务人员数量的巨大增加,政府的渗透也相应地大大增强。

——摘编自(英)塞缪尔·E·芬纳《统治史》

材料二在我们作出“在第一个工业革命中,市场是唯一的推动力,与政府丝毫无干”这个结论前,应该记住:使英国地位与别国不同的这个市场环境的特点,大部分还是国家行动所造成。英国自十七世纪内战以后政府演变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创造一个相当严密和统一的市场。在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不列颠国家利用它对法律、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利用它时使人们能自由发挥能力和利用资源的影响,在几代人的时间里致力于建立一种能掀起工业革命的社会结构。

——摘编自(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工业时代政府行政的特点。试分析工业革命的开展为政府能力的增强创造了哪些条件。

(2)材料二中作者如何看待“工业革命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试用所学的英国史相关内容对作者的观点加以论述。

 

(1)特点:边疆管理不善;公共职能有限;依赖地方精英;官僚机构效率低下。 条件: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国家财富迅猛增长;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的应用和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善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能力。 (2)观点:政府行为推动工业革命。 论述: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资本。日益扩张的海外市场需求推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 “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离开土地,成为雇佣工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保护发明专利,催生了一批技术成果,在技术层面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及发展。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归纳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行政人员数量少,军队行动缓慢,信息传递耗时较长,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很薄弱”可归纳为边疆管理不善;根据材料“学校、喷泉、引水道等公益设施多来自民间捐赠而非中央政府” 可归纳为公共职能有限;根据材料“大量非行政人员,比如封建领主、显贵、士绅,负担着协助政府治理地方的任务” 可归纳为依赖非行政人员;根据材料“官员能力低下,机构职能交叉,致使行政信息得不到妥善的搜集和管理,更遑论在中央与地方、官员与最高统治者之间传递” 可归纳为官僚机构效率低下。第二小问条件:根据材料“政府能够通过自己的代理人直接作用于民众”“在新的工业时代,国家财富迅猛增长”“自然能源和无生命的机器取代了人类的技术和劳动”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概括归纳条件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问分两步走;第一.根据材料“不列颠国家利用它对法律、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围绕“工业革命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提炼观点为“政府行为推动工业革命”。第二,根据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观点。根据材料“英国自十七世纪内战以后政府演变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创造一个相当严密和统一的市场”“在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不列颠国家利用它对法律、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殖民扩张、圈地运动、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论证政府行为推动工业革命发展,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 整体分析:本题以材料为依托,引用工业革命前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材料,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设置了三个问题(涉及前工业时代政府行政的特点、政府能力的增强创造了哪些条件以及工业革命与政府行为的关系等考查),问题相对较易。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注意,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考查经济发展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

A. 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 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 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 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

 

查看答案

从二战后到50年代初,大约有1500万到2000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它地区。这股移民潮

A. 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 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 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 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查看答案

1879年,一位在西非的德国巡视员说:“我们德国从英国兄弟那里学习口口口口并与他们竞争是明智之举”。“如果新的德国想长久保持它新获得的国家地位,就一定要注意它的‘文化使命’”。该巡视员话语中的口口口口可能是

A. 君主立宪    B. 文化传统    C. 殖民技巧    D. 工业技术

 

查看答案

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A. 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    B.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 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    D. 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查看答案

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超过规定雇请多个帮工”采取“不宣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因势利导,使之向不同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这说明当时

A. 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B. 继续稳定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D. 以市场调节为主要的经济手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