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l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

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l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基于

A. 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B. 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

C. 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    D. 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

 

C 【解析】“七七事变”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具有连续性,中华民族的抗战始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后的抗战是一个整体,“十四年抗战”更能展现中国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故C项正确。东北抗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不足以体现抗日战争的整体性,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开始抗战的并非只有中国共产党,B项错误;“十四年抗战”能够体现中国抗战的长久性,但无法说明其是否“悲壮”,D项错误。 点睛: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包含从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维新思想家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严复此言旨在

A. 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    B. 解释中西盛的原因

C. 揭示中国文化的特征    D. 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

 

查看答案

有研究表明,在1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 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城市化水平提高    C. 农村经济的凋敝    D. 城乡差距的扩大

 

查看答案

有学者著文指出,16世纪前后的中国,虽然有相对自由和富有弹性的土地和劳动力制度,但商人阶层受到权力的压制、剥夺,纷纷“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财产权、经营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没有成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异化的力量。这主要说明16世纪前后的中国

A. 土地和劳动力制度比较灵活    B. 经济政策失调抑制社会发展

C. 商人阶层深受权力阶层制约    D.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查看答案

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问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

A. 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 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

C. 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由此可知

A. 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

B. 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C. 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

D. 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