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真宗时“举人纳试卷,即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真宗时举人纳试卷,即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即第其姓名垫次,并试卷以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追求选拔公平    B. 规范文字书写

C. 保护考生信息    D. 选拔真正人才

 

A 【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是宋代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从“举人纳试卷,即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即第其姓名垫次,并试卷以闻”可以得知宋代科举制度采取糊名制,这样可以避免暗中买通评阅官,有助于考试公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与糊名无关;C选项不是主要目的;D选项没有体现出糊名的直接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于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表现为

A. 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 天理来阐释儒家思想

C. 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

D.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查看答案

商鞅曾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着段话体现的思想

A. 是维护土地公有制的客观反映

B. 导致当时农工商业比例失调

C. 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 阻碍了当时场经济因素的成长

 

查看答案

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根据图片及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

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时代》首次给西方人介绍的周恩来,在政治上策划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

材料二发表于1954年3月10日。

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周恩来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和“目露凶光”的青龙。

材料三发表于1971年11月8日。

标题为“中国人来了”。

封面文章写到:“当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在1949年发表他著名的演讲,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他的助手向地处纽约的年轻的联合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国驱逐由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政府……而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四发表于1972年3月6日。标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时代》封面像一副不太规则的四格画:尼克松分别与毛泽东,周恩来会谈;尼克松与夫人一起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把这几个画面巧妙分割开的正好是一个黑色的“友”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根据材料四分析“尼克松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的主张是

A. 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B. 组建超国家的世界政治联盟

C. 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 多角度理解政治文明发展进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