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以下结论不能体现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是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D. 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矛盾就是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项不能体现鸦片战争作为赶往近代最初一步的“一块界碑”的意义。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符合对鸦片战争历史意义的认识评价,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B. 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C. 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D. 《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查看答案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B. 确定共和政体,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C. 分权制衡,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D. 制定宪法,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查看答案

自1789年到2003年,美国总统共用了1484次常规否决,国会推翻的否决为106次,大约有7.5%的总统否决被国会推翻。这表明

A. 美国总统权力不断扩大    B. 美国难以实现权力制衡

C. 政府遵循美国宪法原则    D. 联邦总统维护选民利益

 

查看答案

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个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举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

A. 两党的意见趋于一致    B. 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

C. 国民的民主素质比较高    D. 所谓选举,不过就是演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